今年以来喜德县围绕产业振兴,强化创新引领,突出集群成链,培育发展新动能,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,走出一条符合喜德实际的发展之路,为该县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。
育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依据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,聚焦特色产业,调优布局。培育新主体。通过扶持龙头企业,培育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,依托“互联网+”,规模化生产,应对市场风险三个优势,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和与市场的对接优势。目前育成州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,家庭农场 351个,农民专合社423个。延展价值链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,着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生产联结机制建立,延伸产业链,提高产品附加值,扩大销售、增加收益,形成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,多方式生产、多渠道销售、多方面收益截止目前已实现收益8654.2万元带动农户12678人次实现增收。
培优创响“彝族老家”农业品牌。着力质量兴农、绿色农品、品牌富农,构建乡村产业品牌体系。抓特色产业。坚持因地制宜育产业,突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地域特色,着力在“优、绿、特、强、新”五个字上做文章,形成产业竞争力。建成花椒、中草药、设施农业等1个国家级、3个省级、11个州级园区、建好159个集中养殖小区、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90个。抓产品质量。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,推进标准化生产,从产业链各环节加强质量管控,大力推进绿色生产、标准管控。抓品牌建设。大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,培育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,创设“彝族老家”特色产品品牌、目前建成“三品一标”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喜德阉鸡、绿色农产品鲁基花椒,2个,省级3个无公害农业产品喜德葡萄、喜德辣椒3个。
激发向内发展创新创业活力。着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产业、新业态。向内激发动力。深化农村改革,盘活、激活、放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,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打通农村资源变资产渠道,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,形成“农业+”多业态发展态势。向外释放活力。着力政策集成、要素集聚、功能集合和企业集中,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品基地,形成多主体参与、多要素聚集、多业态发展、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。向深挖掘潜力。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,搭建平台,帮助农民工、大中专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创新创业,目前已培训创新创业带头人798人次、优秀乡村企业家286名、示范户200户。
共建共享完善利益联结机制。以农民为主体,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让农户参与分享乡村产业振兴收益。精深加工提产值。统筹农产品产地、集散地、市场发展,建设优品村、加工基地,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,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产业发展优化环境。在13个乡镇建成农产地13个、广阔农业、袁野、元生油橄榄3个加工企业。新型经营主体联营强发展。在稳定3个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、386个“农户+合作社”、7个“农户+公司”等模式的基础上,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以龙头企业带动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、农户参与的方式联结起来,抱团发展,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。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的基础上,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,通过“订单收购+分红”“农民入股+保底收益+按股分红”“土地流转+优先雇用+社会保障”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,让农户分享加工、销售等环节收益。
(喜德县政府办 孙泽)